首页

午夜暗香女王扇耳光视频

时间:2025-05-29 01:31:15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10758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际识局:专家析莫斯科恐袭案背后三大原因,普京或“重拳出击”!

新开通的集装箱航线由外运集运公司独立运营,共投入3艘1100TEU型集装箱船舶,为我国北方地区提供了又一条直航东南亚的海运航线服务。

重庆动物园熊猫家族再添丁 大熊猫“好奇”产下二胎

据统计,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农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22.5%,位列第一。虽然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4.5%提高至62.4%,但对标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强国的特征,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京闭幕

在联大会议期间,布林肯也释出诚意,专门前往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与出席联大的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举行会谈。布林肯在会谈中肯定了中美高层的一系列接触,认为“这展示了我们在负责任地管控分歧”。韩正也表示,希望美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惠及两国,造福世界。

乌克兰危机两周年,专家:双方已适应战局,但都赢不了、退不得

4月20日,中国农历三月十二,2024年蒲庙花婆节暨蒲庙镇建圩293周年活动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上演,28个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巡游方阵为游客献上一场民俗文化盛会,吸引大批民众临街观看。除了民俗大巡游,当天还举行了花婆派粥、抢花炮等特色民俗活动,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大餐。花婆节是蒲庙镇隆重的民间民俗节日之一,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二举行。

实拍黄岩岛附近海域鱼群游过 似海洋精灵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认为,中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在实践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倡议,获得“全球南方”国家广泛参与和支持,中国主张也赢得了普遍的认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